1) 企业调研:企业基本情况了解,如产品及行业、标准涉及的制度建设和工作现场情况及管理过程的识别。
2) 企业现状研究和体系标准策划:基本情况和将要实施的标准要求的比较,按标准要求设计新的管理模型。
3) 标准理解培训:实施前的标准理解和部门实施重点分析讲解。
4) 文件编写培训及文件编制:新的管理模型文件架构设计和文件编写计划,辅导文件编制。
5) 文件讨论、审批及发布:通过文件讨论满足操作性和有效性的结合,并能在制度上达成认识的统一。
6) 体系运行及辅导:详细的策划制度实施的工作步骤,针对新旧制度的过渡期进行现场辅导,确保企业能有效的落实新的制度。
7) 内审员培训:培养专业的内部审核员队伍,建立自我检查自我完善的人力资源储备,保证体系运行的长期有效。
8) 内部审核:定期实施内部审核,不断的实践持续改善,实现体系的长期有效运行的目标。
9) 管理评审:定期总结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,对目标和资源进行综合考虑,系统地对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。
10) 外部认证审核及监督审核:获取外部专业机构对企业管理的认可,并维持认可的长期有效性。
11)后续定期跟踪体系改善服务。
